作者:admin 浏览量:
不使用轻质集料可以制备轻质抹灰石膏建材吗?在以石膏为基材的抹灰砂浆应用中目前我们常见的有两类,底层抹灰石膏和面层抹灰石膏,前者主要用作室内墙面抹灰粗找平,后者主要用于细找平,普通底层抹灰石膏用量大,但是自身密度较大,相比低密度的材料来说在同样的施工面积中会导致材料用量更多,使得抹灰面导热系数也高,不利于建筑的节能发展。因此需要制备轻质抹灰石膏。
而传统轻质抹灰石膏建材的生产就是采用轻质集料,可以让抹灰砂浆做到密度轻、节材、保温、施工便利。常用轻质集料的类型包含玻化微珠、膨胀珍珠岩、蛭石、聚丙烯颗粒等,都是内部疏松多孔的材料,虽然使用能够让抹灰砂浆实现“轻质”的要求,但是轻质集料也会有吸水率大的问题,导致建材与水混合时水分被轻集料吸收而砂浆水化不充分的问题,时抹灰面硬化后强度低。目前改善这一问题的方式是在建材生产中加入使用大量的保水剂,这可以防止石膏浆体中的水分流失,但是也增加了建材生产成本。不使用轻质集料制备轻质抹灰石膏,有利于降低保水剂等助剂的使用,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。
其具体措施为,通过增大水灰比来降低石膏密度,这样不使用轻集料,降低了建材的生产成本,同时水灰比的增加虽然降低了石膏的强度,但是对于石膏来说其自身强度本来就不那么高,这样的变化并不明显。建筑石膏的理论水化需水量为18.6%,实际生产中为了使石膏浆料有更好的可塑性通常会加入石膏用量的60%~80%的用水量,在浆体硬化后其中大量的水分将蒸发,石膏内部会形成许多毛细孔隙,使得密度较低。对于轻质抹灰石膏砂浆而言,随着石膏用水量的增加,其密度在不断降低,水灰比大于0.8时抹灰材料干密度可降低到1.0g/cm³,水灰比1.0时其密度在0.86g/cm³。国家标准GB/T 28627-2012《抹灰石膏》中对材料的密度要求是<1.0g/cm³,因此这样的生产方式是可行的。